北京基因組所舉行第十六期“BIG論壇”——Resolving Conflicts: The Genetic Control of Plant Morphogenesis
3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主辦的 “BIG論壇”第十六期在報告廳舉行。本次論壇邀請英國John Innes Centre 遺傳系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研究方向負責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Enrico Coen博士,作了題為“Resolving Conflicts: The Genetic Control of Plant Morphogenesis”的報告。
Coen博士以不同距離觀察一幅油畫會看到什么圖像為引,開始了深入淺出的報告。他在報告中提出,目前科學界對基因活性領域引起組織復雜三維形狀的機制知之甚少,通過聯合運用遺傳、形態、計算和成像等方法,以金魚草為研究模型,可以很好的研究這個問題。結果顯示,基因活性的時空模式通過在亞細胞、細胞和組織水平表達差異控制組織的形狀。這些不同程度沖突之間的調控和相互作用可能是植物和動物演化出巨大形態多樣性的基礎。
報告結束后,來自于基因組所、遺傳發育所、植物所等多個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就花的發育、突變與地域關系,人的器官、面部等形態差異背后的基因調控等問題同Coen博士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最后,基因組所所長薛勇彪為Coen博士頒發了“BIG論壇”紀念獎杯。
Enrico Coen教授,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主要以金魚草、擬南芥等模式植物為材料,研究高等植物花發育的遺傳機制。他最早提出了在高等植物花發育過程,存在輻射軸和背腹軸兩個方向上的遺傳機制以及在輻射軸上由三個功能域控制花器官發育的作用模型。Coen教授在植物花發育遺傳機制上的突出貢獻,獲得了1997年林奈金獎、2003年大英帝國騎士勛章(司令勛章)、2004年英國皇家學會Darwin獎章、2015年英國皇家學會Croonian獎章以及2016年英國發育生物學會Waddington獎章等一系列榮譽。
Coen教授作報告
所長薛勇彪頒發論壇紀念獎杯
報告現場